提供的证据基础上的。”
顿了一下,邹华远问道:“你们说说看,这个案子的关键之处在哪儿?”
“咳咳。”何律师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这两篇小说,确实很相像,虽然说思想是可以借鉴的,但这种大段的文字,甚至用辞用典都一模一样的,只能说明一个问题,这两人中间肯定有一人抄袭。”
“小何分析得有道理,但是破案的关键点呢?”
“时间线,看到底是谁先写出来的。”夏冰补充道。
“这个很重要,但不能形成证据链。而且这个证据她已经提供了,从法院的一审判决来看,是部分采信的。”
夏冰思索道:“那我认为,焦点是在‘剽窃’二字。假设原告抄袭了被告,那么关键证据是被告的文稿怎么到的原告手里,她是怎么获取的?由于是电子文档,获取时必然留下痕迹。我听奚筱静说,这个黛茉是她的同事,那么,她很有可能是在公司取得的。”
“或者也有可能是被告获取了原告的。”何律师大胆假设。
“其实,这种假设可能性并不大。”邹华远想了想,说:“如果被告真的剽窃了原告的作品,原告一定会向网站力证她的清白,这个叫黛茉的写手一定会将她写作的证据提供给网站,证明她的时间线。原告律师不会忽略这一点,在开庭前一定会提醒她准备这份证据,这是非常容易取证的。但是,并没有。”
“所以,现在需要奚筱静拿到她被抄袭的证据。”
邹华远指点道:“其实,也不是不能取得。既然在公司里,公司的监控录相一般保留三个月,必然能查到谁在高度敏感的时间段进出两人的办公室。而且,只要对方不是带自己的电脑,那痕迹必然在单位的电脑中。”
“可是法官也不会去查的呀。”
“这是事实,得她自己把证据找确凿了,再通知法院,还得和法官提前沟通好,一找到马上就出动取证。”
“有难度的。”何律师皱着眉。
“没难度人家找律师吗?”邹华远拿起桌上的案卷,掂了掂,“看到没,我这的卷宗个个这么厚,涉及人员众多,关系错综复杂。”
“哇。”两人直咂舌。
“我们做律师的,做的不就是帮人家抽丝剥茧,还原真相的事情吗?”邹华远将案卷放回去,“所以,去吧,跟当事人说,一、调到监控确切时间;二、查到对方电脑中同时段拷贝的痕迹,注意,是两次拷贝,或是一次拷贝一次外发邮件。这两样拿到,我们必然帮她翻案。”
**
“这是邹主任的原话。”夏冰坐在奚筱静对面,一字一句地复述。
“我知道了,代我谢谢你们主任。”
“奚部长,短时间内能拿到证据吗?”
“我尽量。”
这时,余家林来到她的办公室。
“谈事情啊。”她微笑着敲敲门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