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没有家里人支持,谁能走那么远?”
“谁不知道他的研究团队厉害,那些成果到底是团队的还是他个人的?”
种种质疑声如细丝裹茧一般,悄然无息地出现。
齐诚完全不当一回事,五年前曾经有一个记者当面提出质疑:“您的有关黑瓷的理论著作被爆出由研究团队成员代为执笔而成,对此您有什么想解释的吗?”
齐诚对此问题反应相当冷淡,他反问:“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解释?”
包小毅当时在现场架了部最新摄影设备进行录像——那台设备是他跟包然骗来的。
这种侮辱性的问题质疑居然有人会当着齐诚面问出来,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,当晚就把录像截下来上传到了网上对此记者进行声讨,最后这位记者出来承认自己道听途说,为搏眼球,向齐诚诚挚道歉。
齐诚丢一句“希望大家把目光和精力放在该放在的地方。”就不再理会这些乱七八糟的声音,完全沉浸在团队研究当中,包小毅从这件事情后,突然转性要考考古专业,理由是以后要进入齐诚的团队。
齐诚倒是很意外,包小毅喜欢摆弄各种摄影摄像器材已经深入骨髓,他要笑不笑地问包小毅:“怎么?以后想给这些瓶瓶罐罐拍广告吗?”
一语成谶。
包小毅心眼多实诚啊,反正齐诚在哪他要去哪,专业和素质两手抓,既然打算跟着大师混,怎么都得专业对口是不是。
心眼实诚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得罪了齐大师还不自知,包小毅乖乖领着齐诚去看刚刚拍下来的样片。
齐诚看着样片,眉毛轻轻一挑,果不其然——
“这组图片把纹样拍得太清晰了”
“这组曝光过度,雨后的颜色给你拍出了大晴天的感觉。”
“这个地方要单独给一个镜头,不够突出。”
齐诚拧着眉头转过身,包小毅心惊肉跳,低头说:“齐诚哥,我改,改,我下午就把它们改好。”
齐诚拍了下包小毅的头,却听施遥在一旁说:“这组镜头距离刚刚好,视觉上也把比例处理得和实际一致,颜色上也保留了雨过天晴的特色,这组挺不错的呢。”
齐诚到嘴边的话被施遥一噎,在舌尖上打着卷说不出来,硬生生的压在舌根下滚了滚,咽下了肚,他定了定神,没什么表情的一点头。
包小毅不敢怠慢,继续点着鼠标展示后面的样品,一边偷偷地给施遥使了个颜色:谢谢。
这在齐诚眼里倒成了两个年轻人的眉来眼去,看得他更不是滋味,眉头越拧越深,脸色更冷了一分。
包小毅哆哆嗦嗦地展示完样片,把脑袋一低准备接受批评教训,活像被霜打蔫的茄子。
齐诚没什么表情的站起身来,一拍包小毅脑袋,“最迟今晚8点,样片拍好了挑出来发给我,要精品。”
说完一言不发地转身朝外走去。
施遥一直以为包小毅只是喜欢摄影,却不知道他已经专业到这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