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利抛妻弃子,也曾让他声名尽毁、让害他娘不得善终的德阳郡主付出代价。
但——
冷冷收回目光,陆宴初重新盯着高台。
这出戏他洋洋洒洒写了些关键曲折,主要是想为福宝与豆苗儿正名,他能不介意周遭目光,可他们母子不能困顿在首辅府邸毫无交际,或受那些名门夫人们若有若无的排挤暗讽,这些内宅龌龊他见得少,不代表一无所知。他们母子若想站住脚跟,首先必须让她拥有一个好的名声或者尊贵的身份。
他将写下的这些送去扬州,曹老在征询书院早期学生之后,在内补充些细节加以完善。
其后找到刘家班,刘家班又将台本改了改,在主线没有变化的前提下,突出戏剧与冲突,主打煽情与团圆。
陆文晟负心郎这段被刘家班一眼相中,加大描述,并以此拉开整出戏的序幕……
高台上氛围渐入佳境。
主角李瑾与桐花在桃花树下私定终身,对着天地拜堂成亲。
怎奈好景不长,不过数日,又是梨树下泪眼送别。
“李瑾肯定不会与他爹一样中了状元就抛弃桐花是不是?”远处入戏深的闺秀们互相咬耳朵,眸中含泪。
“谁知道呢,毕竟他爹……”
“哎,不敢再看了,李瑾娘好可怜!”
……
窃窃私语不断,陆文晟面色时而胀红时而铁青,火辣辣的。坐在他旁侧的德阳郡主更是将掌心帕子揉成了一团糟。
谁曾想这个乡下女人的儿子竟这般好命,做了状元不说,现在更是做了首辅!而且居然还敢请这些不入流的戏子用这种不入流的手段编排他们,果真心肠歹毒!
想着,愤怒瞪向陆文晟。
没有闲情搭理她,陆文晟又气又害怕,他以为陆宴初这些年按兵不动,是铁了心与他老死不相往来,前尘往事就此作罢,孰料,他仍然想着报复他们。
在圣上与同僚面前,他脸往哪儿搁?
戏演到一半,陆宴初起伏跌宕的心情恢复平静。
他默默望着高台上生旦们投入的一举一动,忽的仰头盯着高空那一轮圆月。
四周比先前寂静许多,儿女情长缠缠绵绵,大糙老爷们碍于气氛倒也勉强看得下去,女眷们则个个身临其境,为每个人物的命运或笑或泣。
高台上一幕幕情形转换。
桐花身陷遇袭的扬州,独自产子,手刻竹雕收养孤儿,并在善心人帮助下创办“德善书院”。
到这儿,消息灵通的人终于觉出不对劲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