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情心攒得多了容易出问题,纵容死刑犯逃跑还只能算小事,有些书生意气的研究员还想给死囚翻案,让他们名正言顺地重归社会……怎么可能?偶尔判错一两个案子民众还能理解,已经执行死刑的人重回人间,怎么解释?前者或许可以将责任推到个别司法人员身上,后者只能是制度问题。到时候司法部门会被质疑执法不严程序有漏洞,政府和研究所也会有因为人体试验被人权组织声讨的风险。
所以被送到研究所里来的死刑犯,百分之一百不会再有合法获得自由的可能。
不能帮他翻案,顶多只能给予一些虚无缥缈的安慰,这样的情况下问得再多也只是揭伤疤。陆追源尽管心里疑惑,却什么都没有问出口,只避重就轻地抱怨道:“监狱管理局的那帮家伙,更新数据太不及时了。”
他没接话。
说起来他自从醒来以后就闭口不谈他的案子,也是因为明白自己谈了也不会有裨益的处境吧。陆追源将体重栏上原有的数字划去,在旁边圈了个问号,说:“待会儿先给你称一下|体重。你现在有些偏瘦,按你的身高70公斤比较标准。正式实验开始之前有一个月左右适应期,你最好在这段时间里增点重。”
“一直听你说实验实验,具体要做些什么?”他皱眉问。
陆追源解释说:“我刚才说过,Y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导致Y精|子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,具体来说,这个变异指的是Y染色体短臂端的DXYS23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缺失。DXYS23基因对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决定性的影响,没有它,带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不能正常分裂成精|子,而与此同时X染色体上的DXYS23基因没丢,X精|子仍能够正常产生,因此最终X精|子的比例会远远高于Y精|子。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研究方向关注的是Y染色体自身结构,我的研究则将重点放在相对应的X染色体上,用强辐射刺激精原细胞,激活相应X染色体中DX330基因的活性。DX330又被称为沉默的基因,虽然控制的生物性状暂时还不明确,但已有实验资料表明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DXYS23基因的缺失率……”
她一说起来就有些止不住,语速也越来越快,嘴里蹦的专业名词越来越多,完全忘记了听众只是一个大学一年级非生物专业的本科生。
石岩忍了她两分钟,终于忍不了,暴躁地打断她:“陆大研究员,麻烦你讲重点!老子只想知道老子要干些什么!”
陆追源的研究在所里不受重视,因为某些原因同事们一直都认为她是混饭吃的,根本不相信她能够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,更鲜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和她探讨课题。难得遇上一个问的,就不由自主地话痨了。
她咳了一声,不再发散,正面回答他的问题:“你要做的就是吃好睡好,保持作息正常,心情愉快,然后每隔三个月接受一次τ射线辐射。”
他等了片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