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不入仕,但是许家男儿十个有七个都有功名在身,更是出了三个状元郎,一个探花,两个榜眼,另有进士好几人,更不论秀才禀生。当朝圣上曾言“天下文一石,半成在许家。”
许家第四代已经成长起来,第一个考取功名的是大房的嫡子,十二岁的案首,十三岁的解元,如今正在等三年一度的会试。毫无疑问,未来的朝堂,许家必有一席之地。
耿大忠等人虽然是武将,但是对于许家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,以至于一听这女子是许家的女儿,就愣住了,拽着马缰的手不由得松了。
车帘放下,车夫扬鞭而去。
“快快快!你们快去通知顾兄弟,我追过去,怎么也得留下来过一夜啊!不然今晚是赶不上下一个驿站的!”耿大忠反应过来,赶紧招呼人去找顾钧,自己则追着马车跑了过去。
他们职位不够,没有马可骑。
一时间,竟然所有人都忘了杵在原地的如娘,毕竟许家的名声太如雷贯耳。
一匹骏马在城门关上的那一刻持着令牌冲了出去,马上的男子薄唇紧抿,额上汗水大颗大颗地划下。
半柱香前,军中的将士告诉他,他的妻子千里迢迢寻来,最后负气而去。
☆、昭熙帝的曲折立储路
大周昭熙三十五年,二十五岁即位,做了三十多年的昭熙帝去世,昭熙帝一生有九子,在前十多年的夺嫡之争中先后葬身六子,除了自幼体弱多病,从来没能离开过床的八皇子平王,就剩下自幼离京的六子安王和九子宁王。
偏偏这两个都是无心朝政之人,一个流连于山水,一个仗剑走江湖,昭熙帝咽气的最后一刻,问“为何不见安王和宁王?”
“回皇上,宁王打晕安王跑了,安王还未醒。”大太监跪在床前,头埋在地上,身子抖成筛糠。
三日前,皇上好不容易召回安王和宁王,说要传位于他们中的一个,两人几乎眼神都没交流一下,转身就逃,幸好皇上早有安排人手,将他们拦了下来,关在正泰殿的偏殿里,道,“你们两个不管用什么办法,给朕留一个下来即位!”
说起来,昭熙帝挺无奈,历朝历代,哪一个皇帝不是被那些想做皇帝的儿子气死的,偏偏他是被不想做皇帝的儿子气死的。
唉!谁让他想做皇帝的儿子都死了,不想做皇帝的儿子都活着。
昭熙帝怒目圆睁了片刻,对中书令道,“那就立安王!”
“是!”中书令执笔,在已经写好很多年的立储圣旨上写下了了安王赵谦的名字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