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鱼片粥正待出锅。

  周鱼紧走几步到水池边,利落地掐去葱根,剥去葱衣,葱身洗净,跟着抄起菜刀,熟练将葱切成碎末,撒在刚盛出来的粥上。

  “去叫外婆吃饭。”

  “好。”周鱼拿过一个陈旧的木质托盘,把粥放进去,端着出了厨房。

  叫醒外婆,梳洗完毕,一家人围坐在院坝里的小桌边,晒着太阳吃早饭。

  土鸡在脚边走来走去,叽叽咕咕地找食,绿油油的丝瓜藤悄无声息蹿了上架,开朵朵黄花。

  外婆看了眼架上的瓜苗,怕日头晒蔫:“该浇水了。”

  周鱼小心吹着粥碗的热气,脆声应道:“哎,吃完我就弄。”

  妈妈替她把散落耳边的碎发捋到耳后:“过会儿我去把那点鱼卖了,要上大学了,学费总是要给你多凑点。”

  周鱼心急,喝了口粥,烫得直吐舌头:“妈,还是我去吧,在家闲着也没事儿。”

  吃过饭,细细地给瓜苗浇好水,周鱼蹬着三轮车载着一大桶鱼出发了。

  她家位于南宝山附近的宝山县,县城很小,经济落后,留不住人。年轻人都外出务工,留居于此的,多是中老年人,妇女和儿童。

  县城里有条偏街,算作菜市,农民就在街边摆摊叫卖,把一条本不宽敞的街道堵得拥挤不堪。

  周鱼随便找个空处把车一停,在一片嘈杂声中安静等着,很快就有熟识的街坊过来买鱼。

  她脆声招呼:“清蒸还是红烧?”

  “红烧,给我挑条大点儿的。”

  “哎。”

  周鱼麻利地从桶里捞了条大鲤鱼上来,过称,刮鳞,剖肚,抠鳃,一气呵成。

  张阿姨八卦地对她道:“哎小鱼,我告诉你一消息,有人要来咱们这儿开矿场了。”

  周鱼手起刀落地剁着鱼,好笑:“怎么可能,南宝山要是有矿,咱们县经济这么差,政府早就找人来挖了,还用等到现在?”

  张阿姨见她不信,生气撇嘴:“我亲耳听见的还能有假?昨儿我们酒店住进来一客人,可年轻,开很扁的跑车,前台小姑娘说叫什么基尼,一辆得四百多万呢。我拖地的时候听见那客人打电话,说的就是开矿场的事儿。”

  周鱼见她言之凿凿,便没再反驳。

  张阿姨喜滋滋地:“我现在就盼着这矿场早点开起来,到时候我就叫我儿子回来工作呀,这样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,你是不知道,苗苗天天吵着要爸爸,哭得好可怜。”

  周鱼把剁好的鱼块装进塑料袋递过去:“到矿上工作也不见得是好事,粉尘那么重,矿主哪里在乎矿工生死的。再说矿井产生的废水,一旦污染土壤,我们就都完了。”

  张阿姨无所谓地摆手:“管那么多干嘛,能赚钱就对了,穷人哪有资格挑挑拣拣。”

  “……”周鱼望了她一眼,没再说话,想起往事,她陷入沉默。

  “哎呀,鱼跑了!”张阿姨突然惊呼。

  周鱼这才回神,一尾鱼已经从木桶跃出,跌在地面,尾鳍不停地拍动,越弹越远。她赶紧几个箭步冲过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