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童父看到女儿僵住了身子,有些不知所措。他也知道,这么多年女儿都没和他们相处,一时生疏很正常。

  他上前,拉开了情绪激动的夫人,说:“别吓着了孩子。”

  童母这时也觉得失态了,看着许久未见的女儿面露囧色,她擦掉了眼角的泪水,放开童稚之改用手握住。

  童稚之得以自由,她看向童父,微笑说:“爹,女儿回来了。”

  这么多年,总算是能再听到女儿喊他“爹”了。他声音有些颤抖: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。”

  童稚之看了看洛父身后,问道:“爹,哥哥呢?”

  “你哥有公务在身出差了,过两天回来。”

  “哦。”童稚之有些失望。

  在她记忆里,哥哥对她很好很好的。只可惜,竟然没见到他。

  童母忙招呼道:“稚儿,外面风大,我们回家吧。”

  “好。”童父与童稚之,童母三人并行,一同往家中行去。突然,童稚之发现,父亲的脚竟有些微跛?

  到了大厅,童稚之看到父亲落座后,有些不适地揉着膝盖处,表情看着有些难忍。

  童母见夫君如此,担心地问:“要不要请大夫来?”

  童父摆摆手:“不用,老毛病了。”

  听着父母亲的对话,又看着父亲手法娴熟地揉着腿,童稚之问道:“爹,您的腿怎么了?”

  “这是早些年呀,有次我跟着圣上外出骑马打猎地时候,不慎跌了下来了。

  当时只见有些轻微的外伤,也未见骨折或其他损伤,就随便的包扎完事。

  只是后来,外伤虽好了,可每到梅雨时节或是天气换季的时候,经常就会酸痛不已。

  现在更是严重了,只要站久一会儿,这腿就跟我闹脾气。”

  童稚之听着父亲的描述,想了一下,说:“爹,待女儿回房整理医书后,我来为你诊治。”

  童父知道,女儿这些年在山上是有学习医术的。可是看了民间的大夫,请了宫中的太医为他诊治都无果。他也当是女儿的一片心意,点头应“好”罢了。

  童母从女儿落座以来,眼睛就未曾离开过她身上三秒。她看着女儿如今亭亭玉立,无论从眼神或是身上的气质,都是干净大方。

  这些,让无法陪伴她成长的童母既高兴,又有些伤怀。

  她清了清嗓子说:“稚儿啊,娘记得早些年间,你与家里书信时曾问过:你为什么不能留在京城里,在我们身边长大?

  那时候娘并没回答你这个问题,如今,你还想知道吗?”

  这个问题放在童稚之心里很久了,今天母亲说起了,她当然应:“想的。”

  “不知稚儿还记不记得,从你出生到五岁的这些年来,你的身子一直不好。

  时常不是发烧就是呕吐,夜间还经常哭闹不已。你父亲因为你的身子,不知请了多少大夫,名医来为你治疗,可惜都没有起什么大效果。

  五岁那年你调皮贪玩,竟一个不小心,掉入了池塘里。当时管家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