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70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转眼冰雪褪尽,虫蚁复生,南风徐来,吹过荒芜的野土,扶起初生的嫩苗。

  

  徐国与大夏交界处很短,整个国境群山连绵。山尖背阴处还存着些许残雪。

  

  雪路中央,一队华丽的车马缓步健行。途中遇到大夏哨卡。戍边的将军前来迎接。

  

  “前路已清了积雪。请徐侯慢走。”

  

  车队里,是徐国新君、去年才即位的十岁公子顺,此时已被大多数人承认;只等天子开口,便可以继承徐侯之位。

  

  徐朔、赤华,还有若干文臣武将,也护送随行。

  

  诸侯会盟定在十五日之后,地点是大夏王都。那里据说已是仲春天气,温润暖阳,桃花盛开。

  

  赤华坐在马车里,忽然想到去年春天,自己去徐国替嫁路上,那一路桃花芳菲。

  

  徐朔终于不情不愿地接受了她的建议,开始为复国做准备。

  

  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,便是骑虎难下。要是敢退缩不前,就等于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。

  

  要争取各路诸侯的支持;要结交各国名士,通过他们散播有利于自己的传言;还要游说各地利益相关的士绅,争取财帛上的支援——这一点倒不是太难。大商人董肥带头,慷慨赞助了一大笔钱。

  

  最后,还要寻访那些流亡在外的偃国旧臣和公卿后裔。

  

  出乎她意料,偃国公卿的子孙并未被斩尽杀绝。像徐姬那样,被掠夺到各地的女眷着实不少。她们当中,不少人带着幼子稚孙,以各种艰难的方式,顽强地活了下来。

  

  这些事占据了她几乎全部的精力。

  

  眼下她觉得,准备得差不多了。成败在此一行。

  

  但她身为女流,是没资格参加会盟的。她送走公子朔,留在驿馆里,整理了一些文件简牍,心中烦乱,坐不住。

  

  *

  

  赤华忙碌了一整个冬天,极少在徐国停留三日以上,更是没机会跟夏偃说一句话。有时候她匆匆登上象台,只来得及在他熟睡的手中留下一张新帕子、一颗鲜果、或是几枚罕见的异国钱币,就不得不又匆匆离去,来不及欣赏他醒来时的惊喜模样。

  

  如今她身在大夏王都。这里虽非天下第一城,却也还算繁华有度——横平竖直的规划,森然有古意的街道房屋,街上走着的男女老少个个衣冠严谨,礼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