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346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呵呵哒。

  才不是。

  她扮成了童太太家的一个粗使丫头,脸上长了老大一块老鼠斑。就是那种黑青色的太田痣,上面还长着一丛长长的黑毛,像老鼠尾巴似的。

  这么个斑让人看了一眼就厌憎,谁还会盯着她的脸看。

  童太太用的路引自然是真的。故此一路顺风顺水,走水路乘船一路南下,比季锋一行人提前两天多到了丰州。

  下了船,童太太一行人就跟镖行拜拜了。不知所踪。

  镖行的人还都说童太太心善又大方,很舍得给赏钱。听说他们家老爷原先就喜欢听戏,故此家中仆人都会唱上几句,尤其他们家的管家,一口铜腔老生,唱得可好了。

  季锋心道,那可不,那些个仆人是请了一个戏班子扮的!

  季锋的手下们倒是找到了这个戏班子,可是戏班的班主也懵逼。

  开国大帝规定,凡是戏班、杂耍班子在州府串走,要额外缴纳一笔路税,目的是不鼓励农闲时的人口搞这些个玩意,农民就该好好种田,唱什么花鼓戏!但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既然都能当戏子了,谁还在乎尊严名声啊,若是名角可能还好,若是没名气的野班子,为了省这笔路税,多会托商会或是镖行,跟着去同一目的地的大户人家行走,或称人家仆婢,或称人家私戏的。常见的事儿。

  童太太跟班主说的是,她们只有主仆二人,大家既然都要南下,那就搭个伴,你们充做我家仆人,一路上不用额外花路税,而童太太这一路上多了十几个仆从,增了威势,叫镖局不敢小觑,也壮了胆。戏班子的班主扮演的是管家,也不用怎么管事,他自己还养着两个老妈子做饭浆洗呢,且童太太和她那个长老鼠斑的丑婢女也不常使她们,大家互惠互利,到了地方好合好散,谁知道——童太太和她那婢女竟然是锦衣卫要缉拿的要犯!

  戏班老板当时吓得抖要尿了,季锋也没将他怎么样,带着属下继续追查去了。

  他倒是派人去查了渠县禾山乡那庄子,结果发现,那庄子还是真的!是韩瑶光早在多少年前就买了,挂靠在一个商会名下。庄头和一干庄仆至今不知道庄子主人是谁,只知道他们连庄子一起给转给了一个京郊的道观——韩瑶光把这个庄子给捐给水月祠了。

  从丰州开始,韩瑶光和沈婆子这两人的行动更加不能以常理度之了。

  隔了几日,有属下报告,说是附近的珞珈山云仙观曾有两个骑驴的女道士来过,形容仿佛韩瑶光和沈婆子。季锋急匆匆带人追过去,却见到两个打扮得十分风流的女道士,小的那个年纪二十上下,确实有几分姿色,老的三十多,风韵犹存,这俩女道士见到这批俊俏郎君,还以为有大生意上门呢!

  紧接着,季锋又收到细柳湖的属下报告,韩瑶光绝对来过!还在细柳湖一座悬崖的石壁上留了画!他又赶快带着人追去。

  季锋不知疲惫地跑了半个多月,重新整理了属下的报告后终于明白了:韩瑶光有着极高超的伪装术!这使得她和沈婆子能够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