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华国人在宗教上并无坚定的信仰,信“教”,一是求一个心安,二是一种“实用”心态作祟。
各路神佛啊,我可以敬你拜你,但也请你保佑我,满足我的愿望……
华国男人最缺什么?
要说他们最缺也最想的,恐怕就是女人与和平了。
谁不想老婆孩子热坑头?
鸽派自然察觉到了这个教派,只是身陷内战,希孟又要试图改革,暂时无暇分神。
而鹰派却恨不得有人搅浑一滩水,反正不是他们执政。
于是在两派有意无意的疏忽之下,拜且教抓准了许多华国男人的心理,在民间迅速发展。
另一方面,由于战争之故,华国的女人们皆被放出了“金丝笼”。
短短几年,她们迅速填补了缺少劳动力的缺口。
除了婚姻和生育,政府给了女人相当的自由,她们开始光明正大的走在路上,投入工厂,同男人一样辛劳工作。
也可以和男人一样读书看报,听江舒打点的茶馆“说书”。
信徒数量逐渐庞大的拜且教教主陶自清,在某一天,受信徒邀请发表了公开演讲。
这一场演讲被大肆报道,就此揭开了一场序幕。
他站在台上,语气最初是低沉肯定的。
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伟大的时代,瞧瞧周围,我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中!
我们脚下是一片焦土,这几年我们锲而不舍的奋战,就是要换一个和平的华国!
但我们打跑了扶桑,和平了吗?”
他的语气逐渐激昂,并高扬起手臂,自答道,
“没有!他们反而让我们华国人打华国人!
扪心自问,我们甘心忍受同室操戈吗?!”
他将手握拳,振臂高呼,“答案是不!
华国的男人,我们明人不说暗话,我敢说在座的都有一件日思夜想的事,就是女人!”
台下传来哄笑,他不为所动,一脸严肃的说,
“华国的现实是什么?<b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