佃户,如今农闲了,就给远少爷在城里跑跑腿。如今,就在城东的铺子落脚。自己人。下次来,给他银角子就行,也不用回回重赏。”
云五娘见她办事稳妥,也就放了心:“你今儿就歇着吧。别跟我出去了。要烧地龙,今年头一次起火,看看烟道有没有问题。要是不通,只怕还得你找人来修修。”红椒泼赖,她爹和兄弟都在外院,找人极为方便。
“姑娘放心,有我呢。”红椒见云五娘要出门,就顺手扶了她起来。
云五娘带了紫茄和春韭出了门,留下香荽和红椒守着院子。
云元娘住在韶年苑,离大太太的浅云居最近。本来大太太寡居,带着女儿住,也正好能解闷。不过大太太每天吃斋念佛,怕移了元娘的性子,就让她搬了出来。元娘为了离母亲近便一些,选了这么一处地方,院子不大,但却极为精致。亭台楼阁,有几分江南的风韵。
云五娘将脸缩进披风的大毛领子里,远远的看见韶年苑的一角升起浓烟,她猛地唬了一跳:“这是怎么了。”
紫茄笑道:“大姑娘也在让人把地龙烧起来呢。头一次是这样的。”
云五娘这才恍然。昨晚大雪,天猛地就冷了起来。
元娘有大太太看顾,上面还有个举人哥哥关照。再加上大老爷去世以后,国公爷怕他们孤儿寡母不好过日子,就私下里给了一些产业让他们贴补家用。再加上大太太的嫁妆,手里也是攒了不少银子的。平时,吃用、交际来往都是走府里的公帐,更不用花销。大太太一个月有四十两银子的月例。大爷是举人了,如今也有五十两。大房没有大宗的开销,标准的只进不出,其实日子不难过。
这不,府里没把炭发下来,也都自己准备好了。
心里算了一笔账,云五娘就带着丫头进了院子。
“五姑娘来了。”小蝉笑着迎过来。
小蝉是韶年苑的二等丫头,见人就带着三分笑意。
云五娘嘴角也不由一翘:“昨儿就听说大姐姐身上不好,今儿才来瞧瞧。可是好一些了。”
说着话,就进了里间。
炕上临窗歪着一个十六七岁的美貌少女,身形微丰,脸若银盘,面如满月,皮肤莹白。杏眼桃腮,端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。见云五娘进来,她起身靠着迎枕:“不过是着凉了。又没有大碍。怎的还特意过来了。这大冷的天,我一早起来还没下炕呢。你倒是不怕冷。快上来坐。”
云五娘在炕沿上坐了,搓了搓手,觉得不凉了,才摸了摸元娘的额头:“不发热就是不打紧。不过还是要捂着才好。让丫头们把炕烧热些,捂上两身汗,就松快了。”
“这不是我娘一早让人烧地龙呢吗。”云元娘道:“正要打发丫头去看看你那边,要不先匀点炭给你,可别冻着了。”
云五娘摇摇头:“我那边也正烧着呢。有炭呢。”
云元娘也就没多问。五丫头是父母双全的,上面又有哥哥,尽管不在府里,可也是有依靠的。她这一说有,她心里就猜测,应该是远哥儿打发人给送来的。
云五娘让春韭将篮子里的菜给元娘的大丫头莺儿:“听说大姐姐胃口不好,自己做了开胃吧。”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