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873(2 / 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玉扶的声音淡淡开口,底下众臣争论不休得以暂缓,顿时一片鸦雀无声。

  她看向一位争论得脸红脖子粗的御史,“杨卿所谓吃力不讨好,治了不如不治,不知作何解释?”

  杨御史见问,忙拱手道:“回陛下,请容臣细细说来。这荆江下游一带虽人口众多,水患难免伤及人命,可却让人束手无策啊!因为此处良田也多,若以疏来治水,便不得不毁掉大半良田开挖河道。若以堵来治水,则此地良田将无水灌溉干旱异常。陛下想想,无论朝廷是疏是堵,百姓不都有怨言么?”

  如此一说,还真是吃力不讨好。

  薛柔出列道:“回陛下,荆江水患的消息传回京城后,臣翻阅了旧年东灵的户部账册,发现了一些情况。”

  “不妨直说。”

  “臣发现,荆江一带的良田不仅对于本地五个州府的百姓而言,是赖以生存之物。甚至对于从前的东灵,也是一笔巨大的赋税收入。杨御史所言是有道理的,这块地方兹事体大,若无把握完全治理好,不如不治。不治,最差不过就是水患时决堤损伤一些田宅房屋,若治,则有可能造成比现在更差的后果。”

  玉扶尚在思考,便见张九阙出列道:“回陛下,臣也以为,不如不治。臣同几位家在荆江一带的朝中官员聊过,其实当地百姓早已习惯了年年水患,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一套避洪策略,每年的损伤并不大。并且,这些百姓利用这千倾良田得以衣食无忧一家富足,对他们而言未必不是好事。”

  张九阙身为太保,连他都不赞成治理荆江水患,玉扶一时踌躇起来。

  小时候在东灵,她并没有听说过荆江水患的事,想来那时东灵朝中,无论是老宁帝执政之时还是宁承治执政之时,都对荆江水患采取放任之策。

  可如今大周一统已经三年,这个当初东灵没解决的遗留问题,到了大周还要继续下去么?

  “摄政王和太师怎么看?”

  天云破尚在考虑,被点到名字,下意识看向顾述白,顾述白朝他微微颔首,当先站出来。

  “臣以为既有水患,既伤及百姓,便没有不治的道理。如今国库充裕,国泰民安百姓衣食无忧,难道就因为荆江百姓靠千倾良田得到了极大收益,便该承受水患的侵袭么?若是从前战乱之时自然顾及不上,可现在,臣以为不得不顾。”

  他说着,又看向张九阙,“方才太保所言的确属实,不过本王也调查过荆江的情况,过去五年里发生了三次水患,每次死亡、失踪人口多半不过百人。五个州府加起来只是百人,看起来的确不多。不过不知太保可知,三年前那一次水患,死亡人口竟多达五百余人?”

  若说在五个州府的范围内,一次水患损失百人,似乎并不起眼。

  可五百余人,这就有些令人心惊了。

  张九阙思忖片刻,“可那只是一次,其余几次并没有这么多啊。”

  顾述白笑笑,“是啊,仅是一次。因为那一次江水决堤是在子夜时分,人们睡得最熟的时候。”<br /

添加书签

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