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
吴晗拿出手机,第107次刷新着自己的邮箱——收件箱里还是静悄悄的,除了几封广告邮件和信用卡账单。
“现在元旦假期刚过,人家说不定还没上班。”吴晗好像在安慰自己似的自言自语道。
他博士论文的出版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。起初,他向五、六家大学出版社投出了选题报告,不是没有回音,就是收到了编辑冷冰冰的拒信。他最后有机会见到A&P公司的编辑Sharon还是有赖于学院里的资源。
去年院里办研讨会的时候,Sharon作为会议论文集的责任编辑也出席了会议。大家散会后一起吃饭,聊起了他出书的计划,Sharon当场就表示自己很感兴趣,让他把选题报告发来看看。他的选题报告这才算是正式被出版机构接收。
事情当然没有这么顺利。Sharon虽然在吃饭的时候很是热情友善,但是到了正式评估的阶段却对他颇多刁难。
“吴博士,我就直说了,你可千万别介意啊”——Sharon在电话里说道:“你这图书选题报告,一看就是博士论文的框架——我不是说博士论文不好,当然也有写得很好的……就是你的选题看上去还不够成熟”
“……不,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个题目没价值,我是说。”她顿了一下,强调道:“你博士论文里的内容还需要扩充,当然了,如果能请到业内一至两位专家参与写作是最好的。你导师张主任就是很理想的人选……”
吴晗当然听得懂Sharon话里的意思——你的资历太浅了,需要人带一带才能出道。是啊,封面上印着“吴晗”名字的著作,和印着“路人甲”有什么分别呢?专业文献汗牛充栋,几辈子都看不完,谁会在乎他吴晗有什么特别的见解?
就这样,Sharon已经让他把选题报告来来回回改了好几次,拖了快半年也没有把报告送出去请专家评审。终于,去年年底的时候,吴晗忍不住了。他写了几封邮件追问Sharon自己的选题报告进展如何,不料却像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复。他情急之下拨通了Sharon名片上的手机号码。不料,电话接通后她却礼貌地告诉他,自己已经从A&P辞职了,他的选题会由另外一位叫做Yvonne的编辑接手。
听到这个消息后,他顾不得圣诞节假期,急匆匆地给Yvonne写了一封邮件。现在一周过去了,Yvonne还是没有回信。他虽然心里清楚现在正是假期,但焦急的心情还是令他坐卧不安。
他是研究人员,研究人员是没有假期的。
“Publish or Perish——不发表,就出局”,这句话的含义越是临近毕业,他的感受就越深刻。他博士论文的正式答辩安排在今年四月份。不过,答辩并不是他真正担心的问题,他担心的是答辩后的着落。
目前他所在的香港X大学为他提供了一个助理研究员的岗位,这并不是正式的教职,它和博士后差不多,都只是学术圈过渡性职位的不同名称罢了。
吴晗虽然清楚这种工作不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