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姜子商犹豫着说:“臣才干有限,怕当不起三司之一,辜负了陛下的厚望。”
姜弥见儿子如此,颇为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他一眼。
御座上的萧衍笑道:“子商聪颖有余,定性不足,只要能耐下心梳理政务,曲曲一个大理寺卿又怎么在话下。朕说你当得你就当得。”
他看了一眼姜弥,斟酌道:“只是这样一来,子商的官位便在他的两位兄长之上了。不如这样,朕加封子敬和子怡为光禄大夫,让他们兄弟比肩。”
姜弥忙扫袂冲着萧衍大拜,“臣替犬子谢陛下隆恩。”
萧衍抬了抬手,“舅舅不必多礼。朕这里也有几件事想与舅舅商议……吴越侯沈槐入京有些时候了,担的还只是个太子詹事的虚职,这几日凤阁侍中有出缺,那是个文职,朕想着,沈槐在吴越便是声名远播的才子,才子嘛,自然有才子的去处,就让他补上这个缺。”
姜弥忙道:“陛下英明,臣无异议。”
萧衍又道:“前些日子,朕擢升了左监门卫中郎将为神武将军,此位也出现了空缺,依照旧例都是由武将担这个位子,朕想着,如今京师安稳,齐王和康王也都回了封地,暂且也用不着北衙六军做什么。不如改一改旧制,提个文人上去。”他未等姜弥发问,便扫了一眼静侍在侧的徐文廷,道:“徐卿为人很是稳妥,不如他去这兵衙门们里历练历练,将来也好委以重任。”
这下姜弥没有立刻答话,而是踌躇不绝地看着徐文廷,似是为难的样子。
我心想,左监门卫中郎将掌管着北衙六军近一半的兵马,远比大理寺卿、凤阁侍中重要的多,姜弥没有顺着萧衍铺好的路往下走也是正常。他老成深算,谙熟朝局,怎会轻易将手中部分兵权交出来。
见姜弥久未答话,萧衍不动声色地反问:“这北衙六军中的大部分官员都是舅舅举荐的,朕一向对他们很是放心。如今不过一个曲曲中郎将,莫非舅舅有更合适的人选?”北衙六军自尹氏覆灭后便牢牢掌控在姜弥的手中,从上至下尽是姜氏党羽,萧衍这话说的还算客气了。
姜弥犹豫了片刻,终于说:“徐大人为官多年,又是陛下近臣,担得中郎将一职,臣无异议。”
徐文廷闻言,忙朝着姜弥揖礼:“下官多谢姜相信任。”
君臣又商讨了些无关紧要的事,姜弥和姜子商便告退了,只剩下徐文廷和另一个穿着青褐色官服的朝臣。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